防雷檢測中,如何判斷接閃器的安裝位置是否正確
來源:
www.njhsjd.com 發(fā)布時間:2025/4/26 10:29:59
在防雷檢測中,判斷接閃器安裝位置是否正確,可從建筑物的防雷類別、相關間距要求、周邊環(huán)境及特殊設施等多個維度進行綜合考量,以下是具體的判斷方法:
依據(jù)建筑物防雷類別判斷
不同防雷類別的建筑物,對接閃器的安裝有不同要求,需依據(jù)《建筑物防雷設計規(guī)范》(GB 50057 - 2010)來判斷。
一類防雷建筑物:獨立接閃桿、架空接閃線或架空接閃網(wǎng)應設獨立的接地裝置,每一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于10Ω。接閃器應設置在建筑物的易受雷擊部位,如屋脊、屋檐、女兒墻外側等。對于高度超過30m的建筑物,尚應采取防側擊雷和等電位連接措施。
二類防雷建筑物:接閃器宜采用避雷帶、避雷網(wǎng)或避雷針,也可采用由接閃網(wǎng)、接閃帶和接閃針混合組成的接閃器。專設引下線不應少于兩根,并應沿建筑物四周和內(nèi)庭院四周均勻對稱布置,其間距沿周長計算不宜大于18m。接閃器應設置在建筑物的屋面、女兒墻、屋檐等部位。
三類防雷建筑物:接閃器可采用避雷帶、避雷網(wǎng)或避雷針,專設引下線不應少于兩根,并應沿建筑物四周和內(nèi)庭院四周均勻對稱布置,其間距沿周長計算不宜大于25m。接閃器應設置在建筑物的屋面、女兒墻等易受雷擊部位。
檢查與建筑物突出部位的間距
高出屋面的物體:接閃器應能保護高出屋面的所有金屬物體,如冷卻塔、電視天線、旗桿等。這些物體應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(nèi),若存在未被保護的情況,則接閃器安裝位置可能不正確。
一般來說,避雷針在地面上的保護半徑為r = 1.5h(h為避雷針高度),可根據(jù)此公式大致判斷其保護范圍。屋面通風管道、煙囪等:對于屋面上的通風管道、煙囪等突出物,接閃器應能對其進行有效保護。若這些物體位于接閃器的保護死角,可能會遭受雷擊,說明接閃器安裝位置存在問題。

考慮周邊環(huán)境因素
相鄰建筑物影響:如果周圍有其他建筑物,要考慮它們對接閃器保護范圍的影響。例如,相鄰較高的建筑物可能會遮擋雷電,使本建筑物的某些部位處于雷擊高風險區(qū),此時需要調(diào)整接閃器的安裝位置或增加接閃裝置,以確保本建筑物的防雷安全。
地形地貌因素:在山區(qū)、海邊等特殊地形地貌區(qū)域,雷電活動規(guī)律可能與平原地區(qū)不同。應根據(jù)當?shù)氐牡匦蔚孛蔡攸c,合理布置接閃器。例如,在山頂建筑物上,應適當增加接閃器的數(shù)量和高度,以增強防雷能力。
檢查特殊設施附近的接閃器設置
電力設備:對于變配電室、發(fā)電機房等重要電力設施,接閃器應能保護其免受雷擊。通常需要在這些設施的屋頂或周圍設置接閃器,并通過引下線與接地裝置可靠連接。通信設施:通信基站、天線塔等通信設施對雷電較為敏感,接閃器的安裝位置應能確保這些設施的安全。一般應在通信設施的頂部或周圍設置專門的接閃裝置,并采取良好的屏蔽和接地措施。
查看接閃器的布置均勻性
屋面接閃網(wǎng):屋面上的接閃網(wǎng)應均勻布置,網(wǎng)格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。一般來說,一類防雷建筑物的屋面接閃網(wǎng)格尺寸不應大于5m×5m或6m×4m;二類防雷建筑物的屋面接閃網(wǎng)格尺寸不應大于10m×10m或12m×8m;三類防雷建筑物的屋面接閃網(wǎng)格尺寸不應大于20m×20m或24m×16m。若接閃網(wǎng)布置不均勻,可能會導致部分區(qū)域保護不足。